扶贫应扶志
作者: 党外代表人士 和平乡西溪村扶贫工作队长 储青松 文章来源: 更新时间: 2017-11-25
在2016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,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西调研时说到:“在扶贫的路上,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,丢下一个贫困群众,”这是对革命老区、贫困山区贫困群众的一句承诺,也是我们共产党的重大的历史责任,要想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,首先就必须要解决贫困问题,使7000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。为了能打赢脱贫攻击这场战役,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。
要想能够实现精准扶贫,我们必须做到六个精准,扶贫对象的精准是基础,然后才能做到精准安排项目、精准使用资金、精准因户施策。2015年,我县开展了贫困户的三清摸底工作,该项工作旨在精准的摸清我们的扶贫对象以及他们的致贫原因。居多致贫原因,我归纳了一下,不外乎是两种原因,一个是客观原因,一个是主观原因。客观原因主要有那些因病因残因学缺少劳动力,或者是因灾,生存的环境条件差等客观因素的影响。除了这些客观因素外,还有许多就是有些主观的原因,我们在三清摸底中,就遇到不少找不出客观的致贫原因的,不少我们就归纳到“因自身发展力不足”中。在主观原因致贫中,我归纳着也有两种形式,一种是“游手好闲”,在我包保的几户中就有这么两户,居住的地点应该不算太差,也不知道什么原因,一直没有结婚,都是一个人生活,年轻的时候没有努力工作,游手好闲,现在对发展生产已经丧失了信心,整天无所事事,现在已经是在册的贫困户。另外一个“不思进取”型,还有一些就是缺知识、少技术的一部分人,但是由于原来的家庭原因,没有学到一技之长,他们也很想发展,但是一直找不到发展的途径,逐渐丧失了发展的勇气了,现在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,现在自己成家立业了,家庭负担也随之而来,逐渐慢慢地成为贫困户了。
细细地分析他们的致贫原因,我想主要还是他们的主观上存在着一些问题,不思发展,丧失了发展的勇气,丧失了致富的信心,在他们的大脑里就也存在着一种“等项目、靠政府、要资金”的依赖思想,现在只等着国家的扶贫政策带着他奔小康。他们缺少的不是国家扶贫资金的多少,即使国家给了他再多的扶贫资金,他们也不会用在怎样发展生产上,大多也用在他们的挥霍上面。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树立发展的信心,重振发展的志气,扶贫应先扶志。
扶贫先扶志,这就要求我们扶贫干部工作更要细心,更要精准。首先要求我们要逐个分析,马克思哲学理论告诉我们,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,每一个贫困户都是一个个体,都具有矛盾的特殊性,这就要求我们扶贫干部脚踏实地地做好上门走访工作,认真的分析他们致贫原因,找出他们丧失发展信心的主要原因。其次,我们就是要根据他们的主要原因,深入细致做好思想工作,一方面要和他们宣讲国家的扶贫政策,让他们逐渐放弃“等、靠、要”的思想,认识到要想发展致富,只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,另一方面我们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,帮助他们消除发展的顾虑,摒弃不思发展的思想。再次,我们要认真的帮助他们谋划产业,根据他们的家庭情况,自然条件做好产业引导,解决一些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,资金问题,让他们在产业发展中得到经济效率,逐渐树立发展的勇气,找回致富的信心。